logo

Time of issue:2021-08-17 11:37:58

tu

返回首页

Time of issue:2021-08-17 11:39:54

Homepage     中文版         E-mail       OA     

tu
All categories
搜索
Search

lxwm

Time of issue:2021-08-17 15:02:32

tu

Check category
tu

Video

>
>
>
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 Categories:文件学习
  • Author:王海英
  • Origin:光明日报
  • Time of issue:2018-08-21
  • Views:1

(Summary description)进入21世纪,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探究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同造就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责任感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价值追求产生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是重视人的价值并视道德为人的首要品质。孔子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子女爱其父母以及人对弱小生命的怜悯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本性和价值。这种价值选择着眼于人的德性提升而非自保和侵占。价值选择是文化的核心要素,道德的价值选择使中国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社会生活角度,人的德性提升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这即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很难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促进发展进步。从文化建设角度,人的道德本性作为人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人的互助友爱作为人际交往要求更是令人向往的,因此道德价值取向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价值认同,甚至还能在不同文化间达成价值共识。孔子有言:“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历史上中原文化不断吸引和吸纳周边文化发展自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更能促进文化融合、共谋经济发展。 辩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创造力 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张性质单一的最高原则统摄一切。马克思则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以对立统一深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此相通,中国文化主张任何事物都是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儒家讲“和而不同”,道家更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辩证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善于包容不同,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尤其在矛盾融合中创新发展理念、寻找发展契机。 作为中国道路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尝试。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创造性地运用“农村包围城市”和“爱国统一战线”等方式实现民族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在经济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教条,充分运用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等不同手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着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在政治上创立民主集中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从而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上述实践智慧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的大胆创新,辩证思维所形成的创造力无疑为中国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 自强的生命实践养成的责任感 道德价值理念与辩证思维方式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国文化“进取创新”和“包容守成”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既有道德上的不断提升,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创造。这是“不怨天,不尤人”的向内求索之路,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实干精神,而且还培养了每一个体对自身和家国强烈的责任担当。 实际上,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中庸》指出,人的道德修养是以至诚之心明了自身德性,进而推己及人、以情类物,帮助他人和万物实现各自本性。这一道德修养过程即是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对万物的责任使人获得可与天地比肩的人性尊严,人性的尊严和高贵使中国文化主张责任重于权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使中国道路的发展拥有不竭动力。近代以来,即便在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中华民族也没有失去希望而是在上下求索中救亡图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不仅没有外援而且面临封锁的情况下,仍然在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修德进取、自强不息、重任在肩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将继续爆发无穷的社会力量,推动中国道路不断走向胜利。

中国道路的精神力量

(Summary description)进入21世纪,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探究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同造就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责任感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价值追求产生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是重视人的价值并视道德为人的首要品质。孔子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子女爱其父母以及人对弱小生命的怜悯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本性和价值。这种价值选择着眼于人的德性提升而非自保和侵占。价值选择是文化的核心要素,道德的价值选择使中国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社会生活角度,人的德性提升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这即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很难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促进发展进步。从文化建设角度,人的道德本性作为人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人的互助友爱作为人际交往要求更是令人向往的,因此道德价值取向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价值认同,甚至还能在不同文化间达成价值共识。孔子有言:“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历史上中原文化不断吸引和吸纳周边文化发展自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更能促进文化融合、共谋经济发展。 辩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创造力 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张性质单一的最高原则统摄一切。马克思则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以对立统一深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此相通,中国文化主张任何事物都是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儒家讲“和而不同”,道家更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辩证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善于包容不同,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尤其在矛盾融合中创新发展理念、寻找发展契机。 作为中国道路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尝试。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创造性地运用“农村包围城市”和“爱国统一战线”等方式实现民族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在经济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教条,充分运用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等不同手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着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在政治上创立民主集中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从而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上述实践智慧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的大胆创新,辩证思维所形成的创造力无疑为中国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 自强的生命实践养成的责任感 道德价值理念与辩证思维方式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国文化“进取创新”和“包容守成”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既有道德上的不断提升,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创造。这是“不怨天,不尤人”的向内求索之路,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实干精神,而且还培养了每一个体对自身和家国强烈的责任担当。 实际上,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中庸》指出,人的道德修养是以至诚之心明了自身德性,进而推己及人、以情类物,帮助他人和万物实现各自本性。这一道德修养过程即是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对万物的责任使人获得可与天地比肩的人性尊严,人性的尊严和高贵使中国文化主张责任重于权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使中国道路的发展拥有不竭动力。近代以来,即便在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中华民族也没有失去希望而是在上下求索中救亡图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不仅没有外援而且面临封锁的情况下,仍然在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修德进取、自强不息、重任在肩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将继续爆发无穷的社会力量,推动中国道路不断走向胜利。

  • Categories:文件学习
  • Author:王海英
  • Origin:光明日报
  • Time of issue:2018-08-21
  • Views:1
Information

  进入21世纪,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探究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同造就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责任感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价值追求产生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是重视人的价值并视道德为人的首要品质。孔子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子女爱其父母以及人对弱小生命的怜悯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属性。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本性和价值。这种价值选择着眼于人的德性提升而非自保和侵占。价值选择是文化的核心要素,道德的价值选择使中国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社会生活角度,人的德性提升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这即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很难形成个人权利和个人本位,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的团结互助,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和促进发展进步。从文化建设角度,人的道德本性作为人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人的互助友爱作为人际交往要求更是令人向往的,因此道德价值取向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价值认同,甚至还能在不同文化间达成价值共识。孔子有言:“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历史上中原文化不断吸引和吸纳周边文化发展自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更能促进文化融合、共谋经济发展。

 

辩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创造力

 

西方传统的形式逻辑主张性质单一的最高原则统摄一切。马克思则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以对立统一深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此相通,中国文化主张任何事物都是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儒家讲“和而不同”,道家更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辩证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善于包容不同,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尤其在矛盾融合中创新发展理念、寻找发展契机。

 

作为中国道路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尝试。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创造性地运用“农村包围城市”和“爱国统一战线”等方式实现民族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在经济上摆脱计划经济的教条,充分运用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等不同手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着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在政治上创立民主集中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从而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上述实践智慧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的大胆创新,辩证思维所形成的创造力无疑为中国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

 

自强的生命实践养成的责任感

 

道德价值理念与辩证思维方式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实践。《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国文化“进取创新”和“包容守成”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既有道德上的不断提升,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创造。这是“不怨天,不尤人”的向内求索之路,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实干精神,而且还培养了每一个体对自身和家国强烈的责任担当。

 

实际上,道德修养与生活创造是内在相通的。《中庸》指出,人的道德修养是以至诚之心明了自身德性,进而推己及人、以情类物,帮助他人和万物实现各自本性。这一道德修养过程即是参赞化育的建功立业。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对万物的责任使人获得可与天地比肩的人性尊严,人性的尊严和高贵使中国文化主张责任重于权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使中国道路的发展拥有不竭动力。近代以来,即便在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中华民族也没有失去希望而是在上下求索中救亡图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不仅没有外援而且面临封锁的情况下,仍然在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修德进取、自强不息、重任在肩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将继续爆发无穷的社会力量,推动中国道路不断走向胜利。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on your phone

二维码

Time of issue:2021-08-17 14:43:53

tu

版权所有

Time of issue:2021-08-17 14:45:49

Copyright © 2016.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EQUIP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300.cn 津ICP备17005411号-1

友情链接

Time of issue:2021-08-17 14:46:15

tu

友情链接

Time of issue:2019-06-18 00:00:00